索引号 503/2018-1333829 发布机构 统计局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生成日期 2018-04-08 公开日期 2018-04-08 公开方式 政府网站

锐意进取,勇于创新 促进园区、产业、企业“三位一体”协调可持续发展

来源: 日期: 【字号:大 中 

今年,在中共岳阳市委全力实施“四个十条”,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方针下,我市紧紧围绕发展汨罗特色县域经济,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总体部署,深入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坚决做到行动迅速,行之有效,真正把各项部署及政策精神落到实处,工业经济呈现良性长足发展。纵观前三季度,我市工业经济总量增幅较大,但增速较去年同期则更趋于稳定。1-9月,我市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611.7亿元,同比增长8.3%;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16.8亿元,同比增长5.0%;工业用电25004.4万千瓦时,同比减少6.01%。完成工业税收9亿元;工业园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68.9亿元,同比增长5.9%,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占比为58.9%。新增规模企业1家。

一、以大视野谋划新格局,促进园区发展

循环经济产业园作为我市产业集聚、企业运作的主要载体,一直以来都是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在现如今现代化工业迅速高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唯有目光高远,立足长效,大力整合产业资源,不遗余力推动园区向着现代化、聚集化、专业化发展,才能真正筑牢根基,确保我市工业经济发展长青。故此,我市从发展大局出发,合理统筹规划,注力于“两园”建设。一是再生塑料产业园建设有序推进。10月10日,我市组织召开了汨罗市再生塑料产业提质升级工作推进会,会上形成了改造方案,成立了专门班子,明确了工作步骤,制定了入园标准。目前,交易分拣区已启动“室外改室内”厂棚建设,正在进行钢构厂房安装,建设面积4万平方米,造粒区165亩建设用地已完成迁坟和砍青工作,预计年内完成标准化厂房建设8万平方米。二是安防产业园完成前期谋划。9月12日,我市组织召开了安防产业升级入园工作推进会,市领导、政府机构、13家安防企业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安防产业园的构筑描绘蓝图,形成了初步规划。时代的变迁日新月异,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争在朝夕,园区是方向,我市定当矢志不渝掌好舵,继续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坚实迈进。

二、以大项目推动新发展,强化产业支撑

在现阶段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唯一能把地域经济增长速度稳住的就是创新和产业升级。在工业产业的培育中,我市将产业政策主要集中在项目建设、资金扶持、金融体系改革等基础性方面,而非直接支持单一产业,其中项目建设凸显的效果尤为显著,主要体现出了“两个进一步”。一是主导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多年来,作为我市主导产业的铜、铝等有色金属生产加工企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一方面,我市致力于政策推行,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在现今国家税务制度变革及中央环保督查日趋严格的态势下,帮助铜、铝生产企业渡过难关。另一方面,注力传统生产企业转型升级,狠抓项目建设,从外至内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加强企业竞争力。目前,兆富铜业铜加工项目已完成前期手续,进入施工设计阶段,立德10万吨再生铝合金锭项目、振纲铝材的年产8万吨铝型材二期建设项目已在进行设备安装。同时,已与经阁铝业集团签订投资15.6亿元铝型材项目协议,与江冶机电签订投资2亿元的铝回收提纯项目协议。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前景进一步开拓。2017年,我市致力于打造良好的项目投资环境,深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使之能充分发挥其新型智能制造资源好、投资前景优、经济增长快的优势,为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新兴力量。现阶段,汨水循环近3万平米标准厂房已竣工;给力达电子已有两条生产线试运行,产销两旺;万容固体废物处理、北京海仕国际OLED照明、华栋科技智能电表负荷开关等项目也在有序推进中。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工业结构的调整大势所趋,产业是主体,我市必将锲而不舍推进产业升级,开创产业发展新局面。

三、以大策划开拓新渠道,优化企业环境

企业是产业基本构成单位,产业的集聚则形成了园区,这三者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企业的发展好坏直接关乎到工业经济发展的优劣。因此,我市始终把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摆在首位位置,主要为企业缓解了“两难”的问题。一是缓解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9月28日,我市在工业园组织召开了园区骨干企业座谈会,以此来倾听企业呼声,了解企业困难。面对铜、铝、电子生产行业的企业代表提出了的企业融资困难问题,我市积极探索,开辟新渠道,建立银行风险补偿资金机制,为企业融资增加授信,同时与光大银行探索形成了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为小微企业搭建新的融资平台,还与广州发展基金探讨组建园区发展基金,以股权投资方式解决企业资金难。二是缓解了企业人才难的问题。随着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多,但受到地域、经济等方面的制约,大部分高新技术人才不愿意扎根企业,导致我市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遭遇了“人才荒”,企业的发展也因此受到了制约。今年来,我市积极响应“四海揽才”和“巴陵人才工程”,共组织20多家企业赴武汉、长沙等招揽人才,共为企业解决各类人才100多个,为企业解了燃眉之急。同时,还组织30多家企业负责人到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进行了为期七天的培训,切实的提高了企业管理者自身的素质水平。改革的脚步向前迈进,新常态下化的企业治理迫在眉睫,企业是根本,我市必当常抓不懈深入企业帮扶,由外而内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筑牢发展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