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485/2017-719855 发布机构 汩罗市科学技术局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生成日期 2017-05-17 公开日期 2017-05-17 公开方式 政府网站

《“十三五”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专项规划》解读

来源: 日期: 【字号:大 中 

1.目前现代服务业表现出哪些新特征和新趋势?

  当前全球产业结构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加速转型“十二五”期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从44.2%上升到50%左右。现代服务业的面貌日新月异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和趋势:一是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务联网和新型终端技术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带动服务计算、知识图谱等技术深入研究和应用,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技术基础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二是新材料、装备、能源及生物技术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信息技术与各个领域交叉融合的速度正在加快促使第一、二产业与现代服务业更加深度融合,催生云制造、数字医疗等新业态现代服务业呈现出“跨界融合”的新态势与新特征。三是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向全球化、专业化、网络化深化发展由技术原创驱动的服务创新和规则制定成为未来服务业竞争的重要内容。四是商业模式创新成为现代服务业竞争的核心要素行业融合、垂直整合、平台经济、特种定制、一站式集成服务将成为未来发挥主导作用的商业模式。

  2.“十三五”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主要特点

  一是继承性“十三五”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在对“十二五”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规划各项工作落实情况的评估、现代服务业“十三五”前期战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的,保证了与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推进工作和研究工作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二是阶段性“十三五”处于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一是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最后五年,《规划》要实现其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出的要求其二,“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等发展进入新阶段例如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社会发展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规划》将充分反映和体现这些变化对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提出的新的阶段性要求其三,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快速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涌现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出了网络化、便捷化等新要求《规划》反映了当前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三是前瞻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新兴技术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的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大,未来现代服务业的平台性、跨界性、共享性、体验性等趋势越来越明显《规划》针对未来发展趋势,把握新技术发展和新业态变革的特点体现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互联网+”等新科技、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需求,对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服务业科技创新进行部署。

  四是体系性《规划》从全局和系统的角度对“十三五”服务业科技发展进行整体谋划,形成“142”体系框架即一大支柱(基础理论和共性技术)、四个重点领域(生产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科技服务业)、两大支撑体系(科技创新体系、产业发展支撑体系)。

  3.十三五期间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规划的总体部署是什么?

  《规划》总体部署为“142”体系框架:

  “1”为现代服务业理论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研究开发现代服务业领域发展所需的基础理论、共性技术,为现代服务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4”为四个重点领域一是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包括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和现代金融三个方向二是新兴服务业。主要包括数字生活、健康养老、数字教育、智慧交通等四个方向三是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根据《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2012)、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2014)选择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服务、文化艺术展演服务、内容知识服务、影视媒体服务、文化旅游服务和文化创意设计服务等六大领域重点布局。 四是科技服务业主要考虑围绕落实《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研究开发及其服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检验检测认证、综合科技服务等八个方向为重点

  “2”为两大支撑体系一是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主要从建设新型智库、布局重大创新基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构建创新网络等四个方面软支撑进行部署二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支撑体系,主要从投入、人才、创新政策等三个硬支撑方面进行部署

  4.“十三五”特别强调了加强服务业理论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的突破目的和思路是什么?

  基础理论和共性关键技术一直是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导致我国服务业领域技术原创性、发展引领性不足,创新平台支撑不够技术水平不高,服务效率和效益仍然较低特别是创新商业模式和标准规范制定方面相比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严重制约了我国现代服务业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为解决以上问题,《规划》围绕“提升服务能力与品质、提升服务效率与效益、提升服务安全与信用”三个重点问题重点部署目前急需的基础理论、共性技术的攻关。

  一是构建现代服务业科学理论体系从服务业的最底层网络开始,到服务的提供和交易覆盖服务业价值链的主要环节,重点推进网络理论和技术体系、服务供给的基础理论、服务模型和设计方法、服务安全和信用理论和基础技术等领域的研究

  二是攻克共性关键技术重点针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新趋势、新热点中的共性技术问题,进行重点部署特别是服务的集成、协同与融合的共性技术,服务供给和交易的智能化技术服务数据和内容的展示、分析和管理技术,信用管理技术等

  5. 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是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与十二五相比《规划》重点领域新增“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部分,《规划》如何部署?

  2012年科技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以来科技部积极推动建立文化科技创新融合工程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开展文化科技融合与创新的部际会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文化相关服务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不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十三五《规划》基于当前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新趋势的研判,根据《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2012)和《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的要求选择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服务、文化艺术展演服务、内容知识服务、影视媒体服务、文化旅游服务和文化创意设计服务等六大领域进行重点布局。在具有部署上重点开展三维成像与智能交互、声光电一体控制与多维综合展演、数字版权管理与服务技术等关键技术和共性应用技术研发,建设开放式专业内容资源知识服务众智平台、开放式文化旅游综合服务云平台、文化创意设计电子商务交易服务平台等集成服务平台实施文化艺术展演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线上线下数字文化旅游综合服务集成应用示范等示范工程。

  《规划》在注重“互联网+”、虚拟现实等数字新技术同时加强文化领域技术集成创新、模式创新与应用推广,继续统筹整合文化科技创新资源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战略重大研究,建立文化科技创新体系支撑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推动文化科技创新合力提升

  6. 科技服务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服务和科技支撑十三五《规划》中对做大做强科技服务业如何考虑,怎样部署?

  十三五《规划》主要考虑落实《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9号)重要部署以及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的“激发市场转化科技成果强力,培育技术和股权期权市场拓展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发展科技服务业”的新要求以满足科技创新需求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导向,重点选择研究开发及其服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检验检测认证、综合科技服务等八个方向

  在具体部署上重点开展科技资源精准服务技术、网络化检测终端装备、虚拟孵化精准需求匹配与智能推送技术、知识产权数据挖掘与深度加工技术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制定相关科技服务业业务标准建设科技咨询公共服务平台、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等科技服务业平台,实施技术转移服务应用示范、创业孵化综合服务平台应用示范、知识产权服务应用示范等,加强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和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

  《规划》为大幅增强服务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科技服务市场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实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做好部署为实现科技服务业产业规模达到8万亿元做好支撑。

  7. 《规划》如何强化现代服务业发展支撑体系?

  答:《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将主要从投入、人才和创新政策等三个方面进行部署在投入方面,以形成多元投入机制为重点引导各类资金投入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在人才供给方面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现代服务业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在构建创新政策体系方面重点强化现代服务业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标准、完善新商业模式的准入管理机制等。

  8.“十三五”期间将主要从哪些方面完善现代服务业创新体系?

  答:“十三五”期间将主要从建设新型智库、布局重大创新基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构建创新网络等四个方面进行部署在建设新型智库方面,重点支持一批有条件的综合研究机构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新型智库在优化创新基地布局方面,继续支持及新部署一批现代服务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建立和完善政府资助的现代服务业创新服务平台绩效考核评价、财政补助和推优升级制度。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方面主要考虑通过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提升创新能力支持有条件的现代服务业企业独立或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大力吸引外资企业在我国单独或联合设立现代服务业技术研发中心在构建创新网络方面,要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统筹考虑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和战略目标,开放部分现代服务业科技计划项目同时推动现代服务业自主标准国际化。